扬州信息港

必考公式整除判断方法及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2023-09-29 10:43:50

数的整除:
基本概念和符号:
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 ”;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整除判断方法:
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能被7整除:
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能被11整除:
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能被13整除:
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整除的性质: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题600道

二年级数学题100道加减混合运算题

余数、同余与周期:
同余的定义:
若两个整数a、b除以m的余数相同,则称a、b对于模m同余。
已知三个整数a、b、m,如果m|a-b,就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读作a同余于b模m。
同余的性质:
自身性:a≡a(mod m);
对称性:若a≡b(mod m),则b≡a(mod m);
传递性:若a≡b(mod m),b≡c(mod m),则a≡ c(mod m);
和差性:若a≡b(mod m),c≡d(mod m),则a+c≡b+d(mod m),a-c≡b-d(mod m);
相乘性:若a≡ b(mod m),c≡d(mod m),则a×c≡ b×d(mod m);
乘方性:若a≡b(mod m),则an≡bn(mod m);
同倍性:若a≡ b(mod m),整数c,则a×c≡ b×c(mod m×c);
关于乘方的预备知识:
若A=a×b,则MA=Ma×b=(Ma)b
若B=c+d则MB=Mc+d=Mc×Md
被3、9、11除后的余数特征:
一个自然数M,n表示M的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n(mod 9)或(mod 3);
一个自然数M,X表示M的各个奇数位上数字的和,Y表示M的各个偶数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Y-X或M≡11-(X-Y)(mod 11);
费尔马小定理:
如果p是质数(素数),a是自然数,且a不能被p整除,则ap-1≡1(mod p)。

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常用方法:
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行思考。
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行解答。最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
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调整,求出最后结果。
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处理。
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扬州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