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信息港

现实无间道:卧底染上毒瘾,公安部亲自为他开证明,如今令人唏嘘

2023-09-21 08:34:59

电话数据

宋名扬现身说法,让我们看到了落差最大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漫漫长夜,有人活在阴沟里,有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有的人在期待黎明的到来,有些人能忍受寒夜和孤独。」

这是紫金陈悬疑小说《长夜难明》里的一段话。

2010年2月27日凌晨,初春的北京街头,寒风凛冽,吸毒人员李援朝把衣服裹得严严实实,来到了他经常拿货的老地方,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等待卖家的到来。

不久后,一个晚上还戴着墨镜的奇怪男子走进胡同。

他接过李援朝递过来的300元钱,然后从口袋掏出一小包(0.32克)海洛因。

正准备说话时,他看到了李援朝惶恐又略带愧疚的眼神。

此时,2个陌生男人,一前一后出现在了胡同口,男子立刻明白了一切。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恐惧,脸上反而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迎着包抄过来的几个人说:「用不着,兄弟,我跟你们走。」

随后,几名便衣警察将男子控制住,并从其身上搜出了2克多海洛因。

正当便衣警察准备采取下一步拘捕动作时,他们的队长发话了:「不用上手铐了,不会跑的,他熟悉我们的流程。」

回去的路上,便衣警察们不解,以往对毒贩从没有好脸色的队长,似乎对这名奇怪的男子格外「照顾」。

一行人将男子送进拘留室后,队长问一起行动的组员说,「你们有谁听说过京西刑警界的拼命三郎?」一位便衣警察抢着说:「当然知道!刑警宋名扬,京西黑白两道通吃的大名人啊!上世纪90年代他破了很多大案。」

另一位警察附和说:「那位前辈据说管理特情很有一套,破案线索几乎都是别人送上门来,他管的那一片区域,好像连小偷都少。」

组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直到队长缓缓地说道:「你们刚才抓的就是宋名扬。」

话音刚落,刚才还颇为激动的场面,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目瞪口呆。

前半生是立功受奖的英雄警察,后半生是蜷缩在戒毒所凄惶贫困的毒贩。

宋名扬现身说法,让我们看到了落差最大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也让我们知道了,毒品的危害在于,无论是你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被它缠上,它都会将你送往地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宋名扬的故事。

1987年,海岩创作的12集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在央视播出后掀起收视热潮。

收视率一度可以和《射雕英雄传》、《上海滩》一较高下,成为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爆的电视剧之一。

电视剧播出之后,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也火了,在大街小巷传唱的同时也成就了演唱者刘欢。

那时,每天激情澎湃哼唱《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宋名扬只有24岁。

3年前,他加入了人民警察的行列,并迅速立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三等功:帮一位小女孩抓到了强奸她的犯人。

1986年夏天,北京检察院住宿片区发生了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案件。

一个小流氓借故去别人家里喝水,强奸了一名十几岁的花季女孩。

当时的刑侦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

没有无处不在的天眼摄像头,也没有DNA技术。

因为线索不多,负责此案的宋名扬就采取了最原始的破案方式,去人多的地方「蹲坑」。

就这样日复一日,他每天都去踩点,看到可疑人物就让受害者指认。

其他警员都认为,这样做法既费时又费力,如同大海捞针,不过宋名扬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偶然事件中也有它的必然性。

反复查看卷宗之后,嗅觉敏锐的宋名扬感觉,罪犯绝对不是什么初犯或者小毛贼。

虽然是临时起意,但是罪犯非常狡猾,应该是惯犯,那么他必然还会去人多的地方再下手。

也许这就叫天赋吧,宋名扬天生就是干刑侦的材料。

在「蹲坑」第40天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北京古城公园的消夏晚会上,受害者小姑娘忽然指着地上蹲着抽烟的男子说:「就是他!」罪犯终于落网了。

宋名扬1963年出生在辽宁抚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3岁,宋名扬跟随父母来到首都北京。

高中毕业后,宋名扬进入首钢集团成了一名钢铁产业工人。

80年代初,十年浩劫刚刚结束,整个中国社会百废待兴。

北京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募警察,宋名扬的机会来了,因为从小他的理想就是当警察,惩奸除恶,干出一番事业。

1984年,宋名扬顺利地考上了警队,正式成为了一名警察。

84年9月9日的这天,宋名扬在日记里写下了一行字:「新的生活开始了!!!」后面跟着3个感叹号。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的兴奋和激动。

到了1987年,立下了三等功的宋名扬,只觉得警察是世界上最棒的职业,抓罪犯是真男人该干的事。

穿上那身警服就能感觉到满满的幸福和荣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整个社会充满了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夹杂着万马齐喑的不稳定性。

白宝山、于根柱这样穷凶极恶的罪犯层出不穷,京西黑帮势力也日渐猖獗。

1990年,北京公安局为了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制定了一项秘密计划:派警员担任卧底,打入犯罪势力内部,帮警队培养大批线人,从线人那里获得有用的情报。

这将是破案最高效的手段之一,但也意味着,卧底警员要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度日。

思来想去,局里商议出了最适合的卧底人选,这个人就是宋名扬。

彼时的宋名扬,当刑警已经6、7年了。

在警界,他是出了名的胆大心细。

但凡执行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用命令的口吻说道:「没结婚的都排到我后面去」。

同事都说他不怕死,他只笑笑答道:「谁叫我穿着这身警服呢。」

峥嵘岁月

成为卧底后,上级派给宋名扬的首要任务便是发展线人,可是这谈何容易。

当时的北京地下势力鱼龙混杂,宋名扬想尽了一切办法取信这些做刀口舔血买卖的人。

当卧底的日子,并不像电影里演得那么刺激。

更多的,是置身丛林的提心吊胆。

宋名扬每天混在各色地痞中,努力学习他们的谈吐,甚至每天背一遍「黑话」与普通话的对照,生怕自己说错,露出马脚。

混迹江湖的人,都有股狠劲儿。

宋名扬也开始开豪车,混场子,遇到不好搞定的人,就用「道上的规矩」,烫烟头来表决心。

有一次刚接触一个线人,对方怀疑地问他是「马爷」。

马爷是道上对卧底警察的称呼。

几个小流氓把他围在中间,怀疑地看着他。

宋名扬手里正抽着一根香烟,他马上把燃了一半的香烟狠狠地按在自己的左臂上。

钻心的疼让他冷汗都下来了,但心一横,硬是面不改色。

很快,宋名扬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与他们称兄道弟,歃血为盟。

代价就是,宋名扬的整条手臂上布满了烟头烫伤,多年过去,看起来仍触目惊心。

光有狠劲还不够,在宋名扬看来,发展培养线人还要打破以往双方冰冷的利用关系,以「义」字当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扬州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