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 22:42:02
火蝠电商运营是真的吗 http://www.siweifengbao.com/131854.html
1951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碰到了一个棘手的对手李奇微,他不是狂妄自大赶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斗的麦克阿瑟,而是一位非常狡猾的美军高级将领。
因为李奇微的出现,使得志愿军面临了朝鲜战争当中最大的危机,整整10万志愿军被围困,就连身经百战的彭老总都苦思冥想找不到出路。然而此时国内洞悉全局的毛主席却下达了“放弃救援,以攻代守”的命令,化解了这场危机。
一、不同寻常的李奇微
朝鲜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美军的最高指挥官是麦克阿瑟。这位同时参加过一战、二战,美国西点军校史上最年轻的校长,麦克阿瑟自始至终在美国人的心中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要有他出场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但是麦克阿瑟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朝鲜战场上被打破了,战斗初期他根本就看不起装备、供应都落后的人民志愿军,甚至还放出了要在两个星期之内结束战斗回去过圣诞节的狠话。
当然对于麦克阿瑟的狂妄,我军打了一场长津湖战役将他治得服服帖帖。面对战场上的指挥失利,美军总部也是急忙将他换了下来,继而让李奇微上任。
李奇微的行事风格可以说和麦克阿瑟截然不同,在屡次与志愿军交锋过程中他认为我们并不是一支简单的部队,绝对不能和朝鲜军相提并论。
既然如此李奇微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仔细开始研究起了志愿军的战略、战术,并且花费很大心思搜集情报。
最终经过李奇微的精心调查,他还真发现了志愿军的一个致命短板。无论是在哪一场战役中,无论志愿军是否具有优势,他们总是不能坚持超过一个星期就匆匆而退。
对于这一奇怪的现象李奇微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志愿军的后备供应有问题。
二、最危险的时刻
在制定好相关战略计划后,李奇微所率领的联合国军对志愿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利用“磁性战术”始终与志愿军在正面战场上保持接触,但不追求一口吞下。
当双方不多不少打了一周之后,美军部队又在李奇微制定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战略之下对志愿军发起全面进攻,并且配合着空中部队,对后勤进行狂轰乱炸,这让志愿军损失惨重吃了个大亏。
面对如此棘手的敌人彭老总也是绞尽脑汁,毕竟志愿军要追求的是速战速决,旷日持久的战争终究会承受不住的。
1951年在彭老总的精心策划之下,志愿军准备于第5次战役展开全面反攻。可是随着我军部队深入,一系列的反常事情让大家非常疑惑。
美军在战役当中根本就没有选择极力反抗,基本上是边打边退,似乎有意在躲着我军部队,让我们感到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当这一消息传到彭老总耳中的时候,他意识到大事不妙。这根本就不是美军经历了几次失败导致军心涣散,而是他们抓住了我们后备供应链的短板,准备诱敌深入来个包围。
为了及时悬崖勒马,彭老总赶忙联系进攻的前线部队撤回来不能继续深入。可是当彭老总的命令刚下达之后没多久,美军就对我们展开了切割式包围,将进攻的我军部队全都切成小块并且中断了通讯,让十万大军陷入到困境当中。
这一消息传回指挥部后,彭老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明白如果不救那么这些部队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即便不被美军所消灭也会被饿死。但是如果去营救,就又会陷入美军的陷阱和包围圈。
三、主席的英明决定
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棘手局面,身经百战的彭老总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他连忙将情况详细汇报给了国内的毛主席。
毛主席在了解情况后陷入了沉思,但片刻之后他就给出了“放弃救援,以攻代守”的答案。与毛主席有着多年默契的彭总,在看到这8个字后瞬间就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敌人现在确实占据优势,而且埋伏好的包围圈就等我军去营救。但是他们想围住十万大军拉的战线非常长,这就是弱点之一。
想要化解此次危机,就必须集中所有兵力进攻敌人的一个防御点,随后内部被围困的志愿军里应外合将美军加饼干,使他们腹背受敌,转不利为有利局势。
果不其然在这样的行军战略之下,美军部队遭受到了志愿军的猛烈打击。当他们想要前往救援的时候,却发现首尾不能相顾,而且志愿军也是速战速决不恋战,这么一下就化解了这场危机。
结语:
从带兵上来说不得不承认,李奇微确实是一位非常合格的美军将领。他对中国的兵法颇有研究,想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来对付志愿军。但他可能万万没有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最终弄巧成拙被反制裁了一波,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高超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