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4:21:30
火蝠电商代运营 http://www.seozzlm.com/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能让大数据推荐更多您喜欢的文章,又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撰文:柚子编辑:弈橙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活跃在荧幕上的藏族小伙,凭借自己天赋过人的模仿能力在央视舞台上绽放光彩,一夜之间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当红小生。
他叫洛桑,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青年演员。
为了出人头地,他当了十年的北漂,却在一朝成名后,突然间离奇车祸去世,年龄永远定格在了27岁。
当年洛桑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什么会突然车祸去世?又为什么提到车祸时,郭德纲与博林三缄其口?
一直到20后博林见到洛桑父母,含泪说出当年真相,才知道洛桑离奇死亡的真相背后,还有这么“耐人寻味”的细节。
祖师爷赏饭吃的藏族小伙
杨宏,这是洛桑的汉族名字,1968年9月9日,洛桑出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是家里的老幺。
洛桑从小就非常腼腆,性格也非常内向,知心的朋友并不多。他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来到大自然中,跟着飞禽走兽学习叫声。
有的人苦苦学习一辈子口技,可能也悟不出其中的精髓。可洛桑小小年纪就掌握了口技的技巧,但凡他听过的声音,只要稍加琢磨,很快就能完美复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年的洛桑有事没事就喜欢去田间寻找大自然的声音,仿佛只有此时此刻才是最放松的。
这样做多少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洛桑的成绩也一直不尽如人意。
然而开明的父母却从来没有觉得小儿子做的不好,尤其是父亲看到小儿子在学习口技方面如此有天赋,兴趣也如此浓烈,索性给洛桑请来了专门的老师来辅导,希望他在艺术学习方面能有所造诣。
亲戚朋友对洛桑父亲的选择十分不解,本来洛桑“不务正业”就已经非常耽误学习,现在竟然还专门请老师来学习这些东西,一时间洛桑父亲成了大家的笑话。
在父母的开明教育下,加上洛桑本人有天赋,他在艺术方面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不仅仅是口技有了很大的提升,舞蹈功底也非常扎实。
13岁那年,洛桑接到了中央民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说起来那天很是有趣,第一个知道洛桑考上大学的人竟然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乡亲们。
小小的山沟里竟然考出了一个大学生,这可是大家伙普天同庆的消息,纷纷到洛桑家里去道喜。结果洛桑一家人却一脸懵,尤其是洛桑的父亲,还以为是大家开玩笑。
当看到那纸录取通知书,看到上边清清楚楚写着儿子洛桑的名字后,洛桑的父亲激动坏了。
以前别人总说洛桑这是在不务正业,现在却成了大学生,洛桑爸爸在大家伙面前说话都硬气了不少。
1981年,洛桑一个人来到了北京学习音乐舞蹈。1986年的夏天,他又凭借出色的才华与能力,考入中华全国总总工会文工团舞蹈团。
洛桑人生的第一次失意,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命运结局的悲哀,也在这里埋下伏笔。
人生失意却见知己
进入文工团之前,洛桑是亲朋好友和老师同学们夸赞的对象。习惯了众星捧月的他,到了文工团发现这里卧虎藏龙,而他却只是一个小角色后,内心的失落让他痛哭不已。
不过十七八的小伙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却要独自面临人生的失落与不甘。迷茫与未知让他一时间失去了方向,心中苦闷无处发泄,只好借酒浇愁,却只能愁更愁。
酒精可以暂时麻痹神经,却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每当午夜酒醒,现实的沉重打击在醉酒后来得更加凶猛。
因为长期酗酒加上心理因素,洛桑的体重飞速增长,这对一位舞蹈演员而言是致命的弱点。
本就没有太多上台机会的洛桑,在身体发福后,只能充当后台的打杂小弟。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装卸跑腿,或者给其他演员沏茶倒水。
如此一来,郁郁不得志的洛桑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1988年,就在洛桑进入文工团工作的第三年,一个小黑胖子的出现,让洛桑灰暗的人生中,终于多了一抹亮丽的颜色。
这个小黑胖子不过15岁,天津人,喜爱相声。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恰逢文工团招人,凭借自己利索的嘴皮子考到了新成立的说唱团。
可这里不仅论资排辈,还要看家世背景。小黑胖子的父亲是一名普通警察,母亲则是一位小学教师,无法利用人脉资源让儿子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
小黑胖子在文工团一样受人排挤,他渴望上台展示才华的机会,却始终得不到重用。
两个经历相似,年龄相仿,且对艺术有着极度渴求与严格要求的人,就这样在文工团里成为了至交好友。
当时两个人都没想到,他俩日后一个会是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的青年演员,一个则成立了北京德云社,成为了班主,并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相声,喜欢相声。
缘分总是如此妙不可言,洛桑与郭德纲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那时候两个人互相加油打气,也总在一起打打闹闹。
郭德纲至今记得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唯一的亮色就是下班后,两个人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到人群聚集的胡同口,开始他们的表演。
洛桑扮演一位问路、打听事的外国人,郭德纲则扮演热心市民,给洛桑胡乱翻译。
周围的人听不懂洛桑到底说的什么,只是见两个人煞有介事,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纷纷围过来看热闹,有时候还跟着出主意。
等到两个毛头小子一起骑上自行车,嘻嘻哈哈地离开了胡同口,大家才恍然大悟,哪里是什么外国友人遇到了麻烦,分明是两个人在戏耍众人。
而这调皮捣蛋的一幕幕回忆,也成为郭德纲和洛桑最美好的回忆。
借酒浇愁愁更愁
洛桑的酒瘾很大,几乎每天都要喝,似乎唯有酒精才能让他在这样的生活中坚持下去。
每到发工资的日子,洛桑都要和郭德纲一起大喝特喝,觥筹交错间抒发着彼此壮志难酬的苦恼。
郭德纲和洛桑有一点不同,他一直没被肯定过,所以他的苦恼是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而洛桑则是享受过众星捧月感受的人,他的郁郁寡欢更多是跌落神坛后,无法与现实和解。
因此洛桑选择了逃避,他用酒精麻醉自己,试图远离现实。他每个月工资的一大半,几乎都用来喝酒。最凶的时候,一天要喝四次。直接把白开水混到二锅头里,咕咚咕咚直接下肚将自己灌醉。
洛桑喝酒喝得凶,身上也没积蓄,到了月底没钱买酒,他就只能借。就连捉襟见肘的郭德纲,都成为了他的债主子。
当时郭德纲见兄弟如此难受,将自己仅有的八块钱都借给了洛桑买酒,洛桑也不客气,揣进兜里后便下了欠条,答应日后一定相还。
可这笔债,一直到今天都未能偿还。
1989年学潮爆发,文工团的所有演出都停止了,郭德纲和洛桑不得不各自启程。
郭德纲选择回到天津老家,继续学习相声。而洛桑也想继续留在北京寻找机会。
两个人一想,天津和北京距离也不远,一百多公里而已,想见还可以见到。送上对彼此的祝福,两个人在车站分别,相约着下次见面一定不醉不归。
可郭德纲怎么能想到,这一别竟然是他和洛桑的永别,他再也没能见到洛桑。而那八块钱的欠条,郭德纲更是舍不得去兑换,一直到现在,他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创办了德云社,遭到过抨击与打压,无论日子难过或是幸福时,他总会从盒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张欠条,和自己的好兄弟,说说心里话。
遇到恩师,人生有了转机
有些不合群的人,天生就是不平凡的人。
郁郁不得志的人,除了洛桑与郭德纲,还有一个叫尹博林的人。出生在艺术世家的他,爷爷是河北梆子的老艺人,父亲则是文工团的独唱演员,母亲是一位音乐老师。
博林六岁时就登台献艺,被父亲发现表演天赋后,开始辅导他学习乐器。
然而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他,却一直是块被埋没的金子,始终没有崭露头角。
一直到1989年,博林被调到全国总工会文工团,遇到了当时已经胖到无法跳舞的洛桑。
博林从第一眼见到博林开始,就对他充满了兴趣。在慢慢的接触中,博林更是发现洛桑的模仿能力超强,尤其是口技表演堪称一绝。
而这项本事,若非是祖师爷赏饭吃,单凭后天努力,很难有特别出彩的表现。洛桑就是那个被祖师爷追着喂饭的人,只是他和博林一样,缺乏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博林找到洛桑,希望收他为徒,并一起组成搭档上台表演。
洛桑擅长学鸟叫,博林擅长拉手风琴,可两个人如何设计表演形式,还能将各自的看家本事拿出来呢?
思来想去,两个人最终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一组节目,也就是两个人表演的最初雏形。
当年《曲苑杂坛》面向全国征集节目,洛桑和博林靠着默契的配合成功登上央视舞台。
1992年6月13日,洛桑与博林的处女秀《模仿》亮相央视,虽然两个人综合实力过硬,基本功也格外扎实,却没有得到期待的反响。
两个人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打击就放弃,反而是继续雕琢节目细节,在一次次练习当中,两个人的默契度越来越高。
这一次,命运之神终于眷顾了洛桑。
1994年3月12日,洛桑和博林再次来到《曲苑杂坛》,不过这一次他们选择了相声的表演形式,并对这个作品取名《洛桑学艺》。
节目中的洛桑穿上了藏族服装,化身一位前来拜师学艺的年轻小伙,却处处遭到师父刁难。以我们目前的眼光来看,这个节目中的包袱并不密集,但在当时却引发了剧烈反响。
90年代的人们有个深刻的记忆,结束一天辛苦的工作后坐在电视机前,如果电视台恰好在播放洛桑的节目,那将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洛桑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节目中有着出色表现。节目播出后,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信件如同雪花一般飞入节目组,强烈要求节目组能够将这档节目继续延续下去,于是单个作品变成了系列作品,也就有了为期5期的《洛桑学艺》系列作品。
洛桑火了,火得猝不及防,人生大起大落后再次大起,让这个本就年轻气盛的小伙,有些沉不住气了。
命运的戏弄
博林回忆起出名后的洛桑,出门走三步都能遇上四个粉丝过来要签名合照。洛桑在节目中那句“鼻腔共鸣、胸腔共鸣”也成了当年脍炙人口的“网红词汇”。
人火了,但洛桑对待作品的诚挚之心从未改变。
洛桑的演出越来越多,收入渐渐有了提高。这个从山区里走出来的藏族小伙,在北京买了房买了车,准备把含辛茹苦,拉扯他长大的双亲接到北京生活,从此再也不用忍受分离之苦。
一切似乎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洛桑在艺术上的造诣也越来越高,本人更是有一股为艺术献身的激情。
1995年来到藏区演出时,因为高原反应的原因,演出队的不少成员无法登台演出,每天都要吸氧。
洛桑虽然是一位藏族小伙,但为了追寻艺术,他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平原地区,再次回到藏区的他也依然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不过为了不耽误演出进度,当所有人都倒下的时候,洛桑站了出来,并向领导保证自己身体没问题,随后进行了六场演出。
演出圆满结束,领导高兴地拍着洛桑的肩膀进行表扬,却不小心一下将他“拍倒”了。只见洛桑顿时呼吸困难,吓得大家赶紧喊医生。
这时博林才告诉大家真相,洛桑刚到藏区时就已经开始发烧,因为担心演出,他连续喝了两瓶易服芬。心里一直提着一口气,任务完成了,一松懈,人就彻底垮下来了。
还好洛桑年轻,身体底子不错,医生让他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就可以恢复。
演出团辗转又来到新疆,结束所有演出后赶上国庆小长假,洛桑就把父母接到北京,准备一起度过这个愉快的假期。
博林也想记录下这难得的团聚时光,还专门到王府井买了一台DV机。
10月2日那天,孝顺的洛桑带着父母在北京转一转,并且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一顿饭后,还专门去到KTV唱歌。
大概是确实很开心,洛桑的母亲也拿起了话筒,和儿子一起唱唱跳跳。
作为记录者,博林也同样感受到了这份亲情带来的喜悦,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这竟然是二老见到的洛桑最后一面。
陪完父母后,洛桑和博林又一起开车去了下一场酒局。彼时已经红遍半边天的洛桑,走到哪儿都有粉丝前呼后拥。
却不想,当酒局上的博林向一位外国友人介绍自己的爱徒时,这位外国人竟然表示自己不认识洛桑。
碰巧的是,这位外国友人还会中文,直接当着洛桑的面说出自己并不认识洛桑。
27岁红遍大江南北的青年演员,竟然遇到了如此尴尬的场面,心里多少有些堵。而洛桑经过这么多年的打击,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却没能在低潮期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
只因为外国友人这一句话,洛桑越想越气,喝酒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几杯下肚后直接将杯子摔在桌子上,因为酒精的刺激,他人也有些怒火,拿起车钥匙就要走。
博林知道徒弟的心事,便想前去拦着,却根本拗不过洛桑,只能担心地说让他慢点开车。
当时人们的安全意识没有这么强,也没有查酒驾这一说。喝了酒的洛桑开着车高速行驶在西四环,准备回家去见爸爸妈妈。
可等车行驶到紫竹桥附近时,他突然注意到一辆大货车竟然停在路当中,等他想刹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人当场就没了。
一切都是这么巧合,三个车道上,大货车没有设置警示牌,也没有将车挪到路边,而是停在了正中间。
一直忙于奔波的洛桑那段时间身体不好,加上酒精的刺激,注意力很难集中,应急反应也迟缓了很多。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天才洛桑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
有记者知道郭德纲和洛桑的关系,希望从中窥得一些细节,老郭却三缄其口。
一直到20年后,博林才把当年的细节告诉洛桑的父母。
如今洛桑的父母跟随大儿子一直在成都生活,每日在家帮着孙辈带孩子。有网友看出,小重孙的容貌像极了当年的洛桑,然而洛桑的母亲却只回复道:“人死如灯灭”,言语间的消极可以看出,即使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她还是无法从丧子悲痛中走出来。
后记
如果当年洛桑没有意气用事,如果酒后没有开车,或许他就不会在那场意外中离开,以他的才华必定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为我们带来更多可圈可点的作品,而他本人也能有更大的成就。
可人生哪有这么多的如果?唯有小心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不然,毁掉的是两个家庭,更是亲人一辈子无法走出的伤痛。
参考资料:[1]新浪新闻《洛桑体形过胖险被文工团淘汰》2016-12-13[2]新华网《洛桑去世20年博林揭秘当天发声小插曲》2016-09-26[3]凤凰娱乐《洛桑去世20年,博林才敢告诉其母当天一个秘密》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