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信息港

作文元宵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023-02-05 08:47:40

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读课文前,我对文中的人物是通过电视剧和爷爷讲的三国故事了解到的。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张飞勇敢粗鲁等。学完课文,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面对周瑜的陷害,他没有斤斤计较,而是顾全大局,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万支箭。
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阅读链接”对应文中的第8、9自然段。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二年级语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明月 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宋 范仲淹《苏幕遮》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 ——宋 岳飞《满江红》
会挽雕弓 如满月 , 西北望, 射天狼。 ——宋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春花秋月 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梨花院落溶溶月 , 柳絮池塘淡淡风 。 ——宋 晏殊《无题. 油壁香车不再逢》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 ——宋 柳永《雨霖铃》
可上九天揽月 ,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毛泽东《水调歌头》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节,孩子们可能会吃汤圆、看花灯,也可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风俗活动,该如何把这些宝贵的回忆记录下来呢?又该如何写出自己的节日体验呢?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好词
团圆  热闹  绚丽 沸腾
吃元宵 逛庙会 猜灯谜 观花灯
人山人海 团团圆圆  络绎不绝  火树银花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大饱眼福
爆竹声声 鼓声不断  红红火火  和和睦睦

《景阳冈》
课后习题答案:
默读课文,如果还有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意思。
【筛酒】斟酒。
【哨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主要内容:讲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武松见了大虫,惊吓不已,忙从青石上翻身下来,闪在青石边。大虫从半空里撺下来,向武松扑去,武松闪在大虫背后。大虫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躲,躲在一边。大虫又一剪,武松闪在一边。武松抡起梢棒劈向大虫,不料却打在了树枝上,梢棒折成两截。大虫又扑过来,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就势把大虫的顶花皮揪住,把它按下得去,然后朝大虫的面门上眼睛里乱踢。大虫边咆哮边扒身下的泥,扒了个土坑,武松把大虫按下坑里,左手揪住大虫,空出右手,使劲打大虫。打了好多十拳,大虫七窍流血,不再动弹了。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 《 清明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岑参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 《 游山西村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李白 《 行路难·其一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 《 过故人庄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 送元二使安西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刘禹锡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 《 渔家傲·秋思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白居易 《 琵琶行 》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白居易 《 琵琶行 》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 白居易 《 琵琶行 》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白居易 《 琵琶行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 《 月下独酌·其一 》

名家名段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汪曾祺《故乡的元宵》
新年过后,元宵节又是一个高潮。我们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那条街从来就是灯市。灯节之前,就已是“花市灯如昼”了,灯月交辉,街上的人流彻夜不绝。福州的风俗,元宵节小孩子玩的灯,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灯”与“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话,因此,外婆家送给我们姐弟四人的是五盏灯!我的弟弟们比我小得多,他们还不大会玩,我这时就占了便宜,我墙上挂的是“三英战吕布”的走马灯,一手提着一盏眼睛能动的金鱼灯,一手拉着会在地上走的兔儿灯,觉得自己神气得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扬州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