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16:59:02
Vol.1
我是菲尔·阿格兰,一名英国纪录片制作人。1989年我开始在中国工作,走遍了中国各地。几乎在每个省份都接受到了当地家庭的热情招待,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作为一名纪录片制作人,我希望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我更喜欢从人文的角度出发探寻动人的故事。透过我这个观察者的视角,揭开中国文化的神秘面纱,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
我希望观众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而不是只看到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确实精彩绝伦,但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真正鲜活的人文故事。我希望深入中国社会,展现她真实的一面。
在我年少时,在苏格兰北部一个小岛上,有一天,我看到一只被网困住的小鸟,我把它救了下。它体型娇小,用手几乎握不住,我能感受到它的心跳,它应该是来自中国南方。于是我产生了探寻真实中国的念头,这就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个瞬间。直到八十年代末,我终于有机会前往中国拍摄,去感受最真实的中国。所以对我来说,《云之南》就是我寻找真实中国的一次探究之旅,它既不是中国游记,也不是介绍中国的历史,它所呈现的是中国普通人的画面。
如今的丽江好像好莱坞电影里的场景,很了不起。山间的流水还是像以前一样,这勾起了我的回忆。水从玉龙雪山顺流而下,滋润着丽江古城。这里有雪山,有黑龙潭,还有各式各样的街道,景色怡人。
当时没有旅游商店,没有餐厅,只有一些当地的小餐馆,但这样的场景非常真实。瑰丽的光线,令人惊叹的庭院住宅,这给摄影师带来了挑战。我想要呈现的是当地人的真实生活,这样的场景令我如梦初醒。
五六十年以来,我是第一个住在丽江古城的外国人。当时西方人对中国一直有一种刻板印象,时至今日这种印象依旧存在。你能想象吗,西方人认为,所有中国人都长得一模一样。如果是这样,我怎么可能讲好中国的故事。所以我决定在当地生活两年,希望用真实的故事,彻底改变西方人的观点。
我想找到整个社会的支柱,为此要去跟各种人交流,然后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我们就能描绘出一张人际关系网,故事就可以徐徐展开,一点一点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李国武先生作为当地政府的代表,为《云之南》的成功拍摄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原丽江市外事办主任李国武:
“当时在鹤庆那个村子发生了几个故事,我们就陪阿格兰先生和摄制组到了鹤庆。菲尔·阿格兰先生团队是我们丽江1949年以后第一个允许住在古城的外国摄制组。丽江古城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对外宣传的资料不多,最后在专家评审过程当中,播放了《云之南》的片段,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和评委的好评,丽江就被列入联合国的文化遗产。”
时隔近30年,《凤凰聚焦》摄制组在丽江拍摄到了李国武先生和菲尔的连线画面
原丽江市外事办主任李国武:
“这是三十年前拍摄《云之南》的时候菲尔住过的老房子,还是以前的门,里面的建筑主结构还是老样子。只是现在变成了一家小旅馆。这些年,尤其是过去十年,丽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古城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在丽江人们享受工作的乐趣,环境也有所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许多古城居民都把房子租出去,搬到了丽江新城,但还是有一些人依旧生活在古城,古城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就像是梦里的水乡,很漂亮。到了晚上,被灯光点亮的古城,夜景更是美轮美奂,太不可思议了。”
Vol.2
在中国拍摄期间,我遇到的所有人都与我关系很好,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很友善。正如我所说的那样,我很荣幸能够融入他们的生活,记录下他们的真情实感。我永远忘不了陆老师,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有四个孩子,一家人住在一栋带院子的房子里,虽然温馨,但生活很艰苦。他倾注所有心血,只为了教育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原丽江市外事办主任李国武走访陆老师家
“这是他们家的羊圈,他们已经搬进了新房,他们几年前新买的一辆车。”
马月珍(陆兴妻子):
“当年拍摄的时候这里还没有开发,那时候我的裙子都是烂的,我的儿女上学的时候很艰苦。老伴得了癌症,去世整十年了。我现在不干活了,抱抱孙儿孙女这样就行了。现在这里开发了旅游区,60岁就给养老金,变化很大,老房子拆掉重新盖了。”
我很喜欢阿芝的一幕,是在拍摄的尾声,她来到丽江,第一次看电视,镜头中她正在跟父亲说话。很聪明,她是一个出色的孩子。
陆兴女儿陆润芝(阿芝):
“我是阿芝,还能认得出来是我吗?2009年我毕业于大理大学,现在在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近十年来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盖起了自己的房子,买小汽车。我有两个宝宝,现在过得很幸福。”
她可以去读大学,我想这就是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教育能够普及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孩子们可以读大学,让他们拥有了希望,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在中国工作期间,同时还在非洲拍摄,中国的成就,绝对是非洲难以企及的。中国人的生活蒸蒸日上,处在积极上升的趋势,让孩子们真正未来可期。我认为,这是中国真正值得骄傲的地方。
Vol.3
从小到大,我始终非常热爱大自然,这种热爱成为我人生的动力源泉。中国幅员辽阔,我拍摄的纪录片是想要呈现故事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我想走遍中国,透过年轻人的视角去观察环境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在青藏高原拍摄牧民家的孩子非常重要,我们跟拍来自牧民家庭的小嘎玛,他在高原上土生土长,从小与羊为伴,每天都帮着父亲放羊,所以他能看到当地发生的变化。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我会一直记住这些孩子,他们让画面鲜活起来,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关心环境。
联合国在昆明召开了第15届生物多样性大会,这是一次必须做出重大决策的重要会议,否则地球上的生命终将消失。中国已经设立了五个大型国家公园,或许很快就能增加到十个。
习近平主席的政策非常重要,他向世界发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之声。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回到中国,因为中国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2021年我决定回来拍摄《自然之源》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损失等等。
2016年第一次拍到这只雪豹,后来在2021年这次拍摄中,我们又拍到了它,这是我们的第二次相见。它刚从麻醉中苏醒过来,现在戴了卫星项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追踪它的行踪。
我对中国很有感情,我认为西方很多人并不完全理解中国对保护环境的热情。与之前西方对中国的看法相比,这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感兴趣的是为了中国的未来,也就是地球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那些人。保护环境是一项挑战,但有许多善良的人正在为之付出努力,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我渴望参与其中,尽我所能提供帮助,展现科学家们坚定的信念和热情,与当地牧民合作,真实地呈现完整的故事。
我的许多朋友都参与了环保工作,并且充满了热情。他们在科学领域或在其他领域,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这正是我热爱中国的原因之一,中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国度,有强大的力量,坚定的信念和炙热的情感,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毫无疑问,中国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如果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历,我的人生将黯然失色,作为一个不太会说汉语的外国人,我在许多中国家庭都受到了热烈欢迎,这让我非常荣幸。我花了20年时间努力感受中国,而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制片人:王瑞雪
编导:易晏时琳琳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