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信息港

新版红绿灯复杂引争议 为什么说它不科学?

2022-12-30 17:24:53

大吨位吊装带

说起红绿灯,大家都知道,它也是在城市交通中帮我们规范安全行车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正是因为红绿灯的出现,才避免了一幕幕马路悲剧的发生。而如今部分城市的红绿灯也实行了改版,也就是新国标红绿灯

不过,从一些实行新版红绿灯的城市来看,先不说道路交通是否有所改善,反倒不少车主苦言新版红绿灯不科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实上,新国标红绿灯最惹人争议的就是取消读秒功能这一项功能。

大家都知道,老版红绿灯是有一个读秒功能的。这个读秒功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通过红绿灯的电子面板,就能估算出红灯什么时候变绿,绿灯什么时候变红,也就能准确地预判和启停汽车。

然而,新版本的红绿灯却取消了读秒这一重要功能。这让许多车主们猝不及防,一不留神就闯红灯,这要是来回两个回合不就12分没了,于是车主们都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改版。

对此,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原来的红绿灯不便于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利于监控车流量。因为每个路口的车流量都不是固定的,有时候车多,有时候车少。如果固定一个变化的数字,就不能灵活地改变路口的车流量,这样也不利于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所以新版红绿灯就取消了读秒功能,把读秒功能变成智能化的,当路上的车流密集,红绿灯就变化得慢,如果车流比较少的话,红绿灯自然也就变化得快。如此能够尽量地缓解交通压力,又能提高行车效率。

除此之外,原先红绿灯安装读秒器是为了司机能够看到红灯和绿灯的时间提醒,安全行车。可谁能想到,很多司机一看到的变灯时间提醒后,动不动就玩儿“飞车”,把原本红绿灯读秒器当成了“赛道倒计时”,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新版本红绿灯,它能让我们产生的益处是毫无疑问的,这类智能交通信号灯是最该实行的。而作为新生事物,虽然存有着很多不足,譬如倒数计时读秒难题,期待专家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加多商讨和科学研究,填补这一缺点。

其实,理性看待新版红绿灯,其改变并非全无依据,任性而为。据公安部消息,截至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8亿辆,其中汽车3.1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9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56亿人,路上的车流量会有多么庞大,可想而知。很多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车道越来越多,而旧版信号灯的左转箭头指示,与对向的右转箭头指示、直行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所以新版红绿灯就出现了各自分开,独立控制的九宫格。

至于取消读秒,是因为据交警部门统计,很多司机把握不准绿灯倒计时剩余的时间,以及自己车辆与红绿灯之间剩余的距离,出现闯红灯或追尾的现象。在日常通行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很多外卖小哥,几乎是倒数还剩下3到2个数的时候,就开始加速通行,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总体而言,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路上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信号灯的更新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司机也好,行人也好,都已经对旧版红绿灯习惯成自然,一下子要适应如此大的改变,的确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试错空间,扣罚太多,必然会引发大家的不满,让更多人对新版红绿灯感到畏惧,反而不利于其推广,不但给百姓出行添了堵,也给政府公信力抹了黑。

新事物的出现必然有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其实,2021年9月,洛阳就已经开始采用新国标信号灯显示方式,而近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试点。试点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听取民众的反馈,尽可能把问题穷尽,让矛盾凸显,从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将最终的原则、标准广泛向社会宣传。所以,现在这些吐槽,都是给试点提出的非常真实的意见,相关部门应该广开渠道、积极听取,仔细论证,认真把关,并在试点过程中逐步调整,不能让车主们一到了路口就开始紧张,连车都不会开了。

车主们也不能一味“喜旧厌新”,有建设性的意见当然可以提,但是该学习的方法还是要学习,该遵守的规则还是要遵守,唯有民众和相关部门一起按照《道路交通法》的要求,遵循方便群众的原则,让新版红绿灯发挥其智能调节的先进功能,避免各类安全隐患,有效提高行车安全性,才能体现红绿灯改版的良好初衷,提升交通服务的质量,让更多人在路上走得顺畅、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扬州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