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 11:21:01
我是一名80后,结婚16年。老公是家里的独生子,公公在他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结婚后,我们都是和他妈妈一起共同生活的。
但他妈妈又是那种,特别节俭、特别认死理,且心事特别重的人。所以,在刚刚结婚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每次一回到娘家,我就会大倒苦水。
所幸,我妈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女人,她并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就一味地护犊子,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长远的眼光,从大局出发,帮我分析问题,教我一些实用的方法和道理。
1、要识时务,不要假聪明;
至今还记得,我妈当时给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一定要识时务!至少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血缘、感情还是对家庭的贡献,你都没办法和你婆婆比,而且她现在所有的节俭和努力,最终都只会在客观上帮助到你。仅凭这两点,你就不应该和她计较。
说实话,当时,我对这句话并不是很懂,总觉得那都只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大道理。但现在对于四十岁的我来说,真的是越想越有道理。
因为,这么多年,如果没有婆婆的帮助,真的是不可能有我和老公的现在。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说别的,仅仅操持家务和帮忙带大两个孩子,她就是这个家里的头等功臣。没有她的话,我根本不可能去上班,也不可能还有多余的钱在A城买房子,更享受不到现在儿女双全的天伦之乐。
所以,用我妈妈的话说,这就是一个女人真聪明和假聪明之间的最大差别。真聪明的女人,会看长远,会跟着利益走,会认理而不任性。而假聪明的女人,却只会在一些小事上,为眼前的一些小舒服、小情绪和小得失去斤斤计较。
2、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试图改变人家;
不管你自己多么有本事,无论老公和婆家有多么宠你,婚后的头三年,你在婆家都只是客人。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一定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至少在你自己的小家庭还没有稳固之前,一定不要试图去改变人家的原生家庭。
正因为听了我妈的这条建议,所以刚结婚的那几年,我一般都不会直接参与婆家的事情,偶尔有些不同的想法,我也只会和我老公讲,且尽量说得模棱两可。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婆婆一般都不会把我当敌人,至少不会针对我,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观念上的冲突,但毕竟有我老公在,大不了所有的好人和坏人,我全都让给他们好了。
但现在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我的两个孩子都大了,不管我愿不愿意,我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家庭的核心;另一方面,婆婆的年龄也大了,身体和精力都不如从前,最主要的是通过这些年的相处,她也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她自己也会慢慢放手。
3、在婆婆面前,一定要有所避讳;
其实这一点,也是我妈妈一直对我说得特别多的。毕竟公公去世得早,婆婆就我老公这么一个儿子,所以,他们的母子感情也自然不一样。
虽然我和我老公是合法夫妻,也是需要相伴一生的两口子,但从某种角度上说,对于婆婆来说,我却只不过是一个后来的“第三者”。
所以,刚结婚那会,虽然我和老公的感情特别好,但我尽量不会当着婆婆的面去卿卿我我。哪怕是有时候我老公不太注意,我也会反复提醒他。
而且,我还特别认真地告诉过我老公:你和你妈的关系再好,你和我的关系再好,那都只是各自单线之间的感情,却并不能真正代表我们三个人之间的共同感情。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作为中间人,你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当着你妈的面,你一定要有所避讳,否则,你对我的好,只会让你妈更加记恨我。
4、不要发生正面冲突,要学会阳奉阴违。
天底下几乎所有的婆媳,都是有矛盾的。而且,很多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作为儿媳妇,作为年轻人,最聪明、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阳奉阴违”。
而“阳奉阴违”的核心就是,不要为一些讲不清的道理而发生正面冲突,要学会回避,毕竟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言语上,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所以,以现在的婚姻环境,只要我们年轻人不指望老人接济,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来源,那么事实上,她就不可能左右到我。
就拿过年给我娘家送礼这件事来说吧。记得刚结婚那会,我一般都不会回避这个问题,该多少就多少,但婆婆却看不下去,总觉得我出手太阔绰,有时候也会在我和我老公面前嘀咕。
说心里话,婆婆爱管这种闲事,我当然很生气。但回过头来,我又想想我妈说的话,毕竟婆婆是吃过苦的人,而且她的眼界也不一样,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所以,我根本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和她计较。但是,我该怎么送还得怎么送。大不了,我不让她知道,给她来个阳奉阴违,她怎么说我就怎么应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