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02:18:02
香港cdn https://www.duotuyun.com
因为一句“谷贱伤农”,以及在直播间销售“6块钱一根的玉米”,导致刚刚在dy平台爆火的“东方甄选”旗下带货博主董宇辉,陷入了舆论风波当中。
起初,网友的抨击,并未对董宇辉造成太大的影响。直到在ks平台拥有9000多万粉丝的大网红辛巴“入局”,多次在直播中声讨董宇辉的行为是在“践踏农民”,才使得起彻底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当然,在事发后不久,辛巴也在直播当中作出了道歉,表态:日后不会再牵扯和dy之间的恩怨,要专心做自己的事业!
辛巴“半路刹车”,让董宇辉有了“喘息”的机会,各方面的舆论压力显著减少。但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已经快要平息的“谷贱伤农”事件,在近日却再起风波。而这一次的起因,就是因为某主播在网上爆料:董宇辉在直播间所售的玉米,并非当季产品!
大家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当初网友们及辛巴如何生态董宇辉,对方都能以“我的玉米质量好,所以价格贵”为理由进行解释。而且,这一理由,也得到了绝大部分网友的认可。毕竟,市面上的任何产品,都存在“高质”和“低质”的区别。高质量的产品价格贵一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理解。然而,现如今该主播的言论如果坐实,就会将董宇辉最后的一点“解释权”都给“剥夺”……
该主播的言论,相比于此前网上的声讨,要更加条理清晰。不难猜测,该主播大概率是“业内人士”,且是有备而来。以下,小编就为大家罗列一下该主播的几条观点:
第一,董宇辉于今年6月份在直播间销售的玉米,来自吉林省公主岭的供货商,原产地也在该地区。(ps:这些信息在网上都能查询到!为了避免争议,小编在这儿不展示供货公司的名字……)
第二,通过该主播和该供货公司证实,“东方甄选”在6月份所售的玉米,为“冬储玉米”。而所谓冬储玉米,就是公司去年采摘来的玉米,做了保鲜处理后,制作成“保质期为12个月”的产品。而董宇辉在直播间宣传的“新鲜玉米”,应该是应季采摘来的玉米。作为一个销售者,他并未和粉丝说明这一点。
第三,收购价为2元的言论,也是“东方甄选”方面在说谎!因为东北的季节因素,每年只能种植一季的玉米,且不存在大面积大棚种植的情况。(ps:如果是大棚种植,价格高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棚种植反季玉米,也就意味着成本的升高。但东北地区,大棚种植的普遍多为蔬菜……)供货方在去年收购的玉米,都来自于黑龙江地区(自然种植),其中最好的品种,收购价也仅为0.85元每根。
第四,该玉米既然是“冬储玉米”,那“东方甄选”打着“助农”旗号,完全就是在混淆视听。与其说是“助农”,不如说是在“助商”。该供货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高达2亿的公司,并拥有大面积的种植区,并非普通的农民。收购玉米时,该公司也未提前和农民签订收购协议,而是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收购。“东方甄选”也并未直接与农民对接,而是对接的厂家!
总而言之,该主播的一番言论,完全让董宇辉此前的诸多解释,彻底变为了“笑谈”。此后,有网友便在平台留言道:原本当时以为是辛巴在无理取闹,在故意蹭董宇辉的热度,但现在看来,似乎是我们被所谓的“文化人”标签迷惑了双眼。既然是“冬储玉米”,为什么不和粉丝说清楚?为什么不仅不说清楚,还要打上“高品质”的噱头?看来,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些“出口成章”的所谓“知识分子”,也并不会因为学识而改变“趋利”的本质。
当然,该主播的言论,到底是否属实,目前还有待验证。不过,按照现如今的趋势来看,大概率这番迟来的“条理清晰的声讨”,会被相关平台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我们要知道的是:董宇辉所代表的,不仅是他自己的利益,还有他背后的“东方甄选”,以及整个dy平台。试问?无论dy还是“东方甄选”背后的势力,哪个不足以被称之为“资本”?在“资本”面前,所谓的舆论不过是一种可以被轻松引导的东西罢了。
大家对该主播的爆料怎么看?你认可他的说法吗?评论和小编分享一下。喜欢网红八卦的小伙伴,别忘了点个关注。
(文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