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信息港

汽车周报:政策暖风频吹 上海紧跟广深

2022-09-20 13:52:33

软文自助发稿平台 http://www.xdd72.com

  本期投资提示:

  购置税减免力度超预期,利好全行业复苏尤其是燃油车市场恢复。国常会提出将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 亿元,具体细则待公布。考虑到全面推进需求复苏,我们不排除政策会覆盖部分2.0L 以下车型,力度或超往届。2021 年1.6L 及以下排量的燃油车销售为1065 万辆,零售占比为53%,2.0L 及以下燃油车销售为1642 万辆,零售占比为81%。

  短期政策倾向于全行业复苏,因此边际上对燃油车更为友好。但当下更为宽松的扶持态度,很有必要让我们思考明年的新能源退坡政策是否也会有所缓和。短期政策扰动不改长期趋势,仍然建议关注新能源车后续布局机会。从实际销量结构看,本次购置税减免将更确定性利好1.6L/2.0L 及以下销量占比高的车企。总体看,自主、德系、日系品牌更受益于此次政策,尤其是奇瑞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同时他们的供应链企业包括星宇股份、科博达、福耀玻璃、精锻科技、华域等,也都将由此获益。

  本周除了中央层面国常会提出车购税减免政策,工信部于5 月27 日也指出,近期将启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同时,地方性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仍在持续推出。本周深圳、青岛、上海继续加大汽车消费补贴力度,预计地方的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仍将持续推出。

  上海发布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牌照释放较广深力度更大,补贴幅度不及广深。5 月29 日,上海发布鼓励政策,在2022 年12 月31 日前,个人报废或转出名下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车补贴1 万元;同时再释放4 万张小客车额度。比较牌照释放的力度,上海(30%),超过了此前的广州(17%)、深圳(25%),若按照此前我们报告中预期,全国其他城市也参考上海的投放比例进行推进,全国今年内将额外释放近22 万辆乘用车销售增量,约占全年销量的1%。在以旧换新补贴额度方面,上海的金额与广东省基本一致。参考深圳各区有额外购车补贴政策,不排除上海市各区也会有类似政策的可能。同时从零售数据看,本次上海补贴预计荣威、大众、特斯拉、比亚迪更为受益。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深圳启幕,强力补贴为消费提振。车展重点关注零跑C01、蔚来ET5、小鹏G9、飞凡R7、荣威鲸、红旗LS7、广汽传祺影酷等具备爆款潜质或代表品牌升级的产品,优质供给特别是自主品牌及新势力的优质产品正持续推出。值得关注的是,在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地方补贴的基础上,车展组委会联动多家车企以实际行动促进消费,同时在全市范围推出购车大促活动,为深圳乃至广东地区终端汽车消费提振注入“强心剂”。

  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有序进行。整车端,截至5 月27 日,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已实现双班生产;截5 月24 日,吉利供应链复工率近90%,但行业整体供应链产能恢复60%左右。

  投资分析意见:疫情冲击短期影响行业供需总量释放,但仍然看好外部因素缓解后的行业增长潜力,在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自主品牌崛起的主线不变。看好比亚迪、特斯拉、新势力及其供应链的业绩兑现度,以及积极转型中的整车厂吉利、长城、上汽集团。电动化带来零部件新增量,①三合一赛道的关注英搏尔、巨一科技、卧龙电驱;②小三合领域关注欣锐科技;③热管理领域推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④以及受益于智能电动车发展的的汽车电子标的:星宇股份、德赛西威、科博达、华阳集团、湘油泵,关注合兴股份;⑤轻量化板块:推荐爱柯迪。混动产业链带来零部件新增量,发动机控制方面推荐菱电电控。

  看好受益二轮车新国标更换、管理层内部改善的龙头爱玛科技。

  核心风险:供应链缺芯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超预期,疫情反复持续时间超预期。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扬州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