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信息港

1965年,外交部长陈毅在国外险酿大祸,周总理:谁给你的权力?

2022-08-15 08:22:00

快币充值

“谁给你的权力?不请示就擅自放炮!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

1965年,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接连敲了三下桌子,指着面前的陈毅怒斥着。

“我向毛主席、向党中央作检讨。”陈毅一改往日的理直气壮,自知犯了错,低着头,不敢看总理。

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到底犯了什么错误,竟能惹得周总理发这么大的火,连警卫员都看不下去,觉得有点过分。

“总理,您是不是把陈老总批得太重了?”结果,周总理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

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迫不得已上任后的乘风破浪

“不如让他来接任这个外交部长!”

1954年6月,看着会场上针对时弊,口若悬河的陈毅,毛主席眼前一亮,简直踏破铁鞋无觅处。

此前,毛主席一直想找一个能搞外交的人,以分担周总理的外交工作,这个人必须是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在谈判桌上雄姿勃勃的将军。

毛主席可谓绞尽了脑汁,虽然物色了好多将军,但都在深思熟虑后一一否定,正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

而陈毅正符合他的要求,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反应快,口才好。

就这样,陈毅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3个月后即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当晚,邓小平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你做好准备,过两天就去访问东德,主席要把外交这块交给你。”

陈毅一听是主席的安排,欣然同意。

但是,上任后,陈毅很长一段都对外交工作心有余悸,经常跑到主席和总理那里,好说歹说,请求收回承命。

一次,他终于把毛主席惹急了,主席拍着桌子说:“一个元帅当不了外交部长?我都能去当,你陈毅有什么不能当的?有本事朝西方那些国家发火去,总朝着自己的同志发火,算什么本事!

陈毅顿时哑口无言,回去认真思索了主席的话。

他逐渐明白了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懂得了自己代表的是整个新中国,开始沉下心向周总理学习外交工作,跟随周总理一起接待外宾、出访外国。

1957年5月,在接待来访的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宴会上,周总理把他介绍给来宾:“这是陈毅同志,是从华东调到中央的,以后准备由他主持我国的外交工作。”

陈毅却说:“不,我是来辅助总理工作的。“

这时,毛主席接了一句:“他是多年同我一道,工作得很好的同志。”

就这样,毛主席和周总理给予了陈毅绝对的信任,他对外交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1958年2月11日,新华社公布了陈毅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的任命,他的外交生涯正式开启。

8月份,台湾当局与美国来往密切,美国不断援助台湾大批武器。

毛主席实在是忍无可忍,决定给他们一点厉害尝尝,于是下令从23日起炮击金门。

上任不久的陈毅部长出席了各国记者会,他在演讲时对美国进驻古巴、进入新加坡的做法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美国人喜欢给别人制造紧张,那么,我们也要让美国紧张一下。”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美国记者就站起来提问:

“美国如果介入,战争就会爆发,美国可是有原子弹的。”

陈毅一听,哈哈大笑,接着义正言辞地说:“我们共产党人最不怕的就是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从战争中打出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久经沙场,什么没见过!如今的中国,已是条腾飞的巨龙。”

“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消灭一切胆敢侵犯中国利益的敌人!”

说完,他转过身,昂首走下了发言台。

陈毅部长用中国人的豪气,告诉全世界,中国人不是好惹的!只要有人胆敢干涉中国的内政,一定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毛主席正是看重了他身上这股子的豪爽气魄,在外交方面我们就必须不卑不亢,该强硬时必须强硬,特别是原则性问题坚决不能有丝毫的退让。

陈毅在以后的外交工作中,也是把他的这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西方国家的挑剔从不退让,面对有损我国利益的问题更是毫不留情,进一步维护了我国主权的独立,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日内瓦会议的较量,临危不惧一路披襟斩棘

1961年5月10日,陈毅部长来到日内瓦,这是他第一次单独率团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老挝问题,世界各地的记者闻讯早已蜂拥而至。

直到12日,老挝右派的代表文翁却迟迟不到,他是美国全力支持的诺萨万集团的代表。

同时,美国也拒绝出席会议,理由是没有收到国际委员会核实老挝停火的报告。

两天过去了,报告总算送到了,但美国又跳出来反对老挝左派代表出席会议,文翁也表示拒绝同爱国阵线代表团一起参会。

会议迟迟不能开始,陈毅部长面对这种局面,非常气愤:岂能任由美国人胡搅蛮缠,他决定站出来揭穿美国的阴谋。

于是,他在我国驻日内瓦总领事馆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义正言辞地谴责了美国破坏会议的行为,瞬间震动了日内瓦所有参会人员。

这是美国始料未及的,他们一下被置于被动局面,其代表团团长腊斯克气急败坏地召集美国记者,试图进行辩解,极力抵赖,但终究占不住理,狼狈至极。

这是日内瓦会议上,陈毅部长与腊斯克的第一回合较量,大获全胜。

这一较量,也让日内瓦会议在16日得以正式开幕,老挝左派代表也得以顺利参会。

以至于下午进入会议厅时,陈毅部长与各国代表握手致意,而腊斯克却从旁门悄悄地绕入。

在开幕式发言时,陈毅部长首先表明了我国的立场与原则,他坚定地指出老挝的问题属于他们国家内部的问题,无需其他国家干涉。

接着,他还希望美国能与大家一起,寻求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途径。

陈毅部长18分钟的慷慨陈词,不但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赏,许多报刊更是评论他的发言“积极”、“得体”。

第二天会议上,腊斯克一开始就强调“中立定义”,说中立定义“必须超出不结盟的经典概念”,其实就是想让与他们结盟的老挝右派上台当政的“中立”。

陈毅部长马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也叫中立的话,那只能是一种强加于人的不道德的中立。”

腊斯克就这样输掉第二个回合,就连法国和英国也没有出来为美国说话。

但腊斯克仍不甘心,又主张在老挝“发展有效的国际机构”及对老挝的经济技术援助由中立国家管理,陈毅部长都毫不留情地给予回击:

“所有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老挝独立,支持老挝行使主权上。”

“即使接受外援,也必须是老挝政府同有关国家双边协商决定,而不应由任何国际机构来管理。”

可惜,我国代表和苏联代表团协商提出了《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等草案,但由于美国不断在老挝停火问题上无理取闹,再加老挝左中右三方的协议迟迟未达成,会议进入了僵持状态。

在这种局面下,美国、英国、法国及苏联外长都相继回国,而陈毅依然坚守在日内瓦。

他抓住会议间歇的时间,积极活动,不但和许多国家的外交官成了朋友,更是促成了老挝三方的会谈,就老挝内部问题达成了协议,解决了许多在会议上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他的推动下,会议进入了实质性的讨论环节。

而美国怎会轻意甘心,又提出一个新草案,妄想由国际监督委员会全面管制老挝的一切。

当然,又被陈毅部长一语切中要害:“这是利用保护之名行强占之实。”

最后会议在陈毅部长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下,才得以开始协议具体条款的谈判。

1962年7月21日,历时一年两个月的日内瓦谈判终于达成协议,老挝得以停战。

陈毅提议由西哈努克亲王主持签字仪式,并亲自到亲王下榻的别墅迎候。亲王非常感动,主动挽着陈毅部长的胳肢,并肩出现在各国代表面前。

更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期间的一个酒会上,美国代表团长哈里曼千方百计想和陈毅搭讪,在加拿大代表的介绍下,他主动伸出右手,陈毅部长笑着与他握手。

现场的记者纷纷抢拍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巴黎《快报周刊》更是评论:“美国政治家主动和中国政治家握了手,这是多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

从此,美国更是对中国不敢有丝毫的漠视。

阿尔及利亚会议,幡然悔悟后的勇往直前

陈毅部长在外交活动中越来越成熟,他耿直的性格,为中国在外交上屡立奇功。

但是,也正因为太过于直来直去,他犯了一次严重的错误,引得周总理大发雷霆。

1965年6月,第二次亚非会议在阿尔及利亚召开,周总理原本计划和陈毅部长一同参会。

当时,阿尔及利亚突然发生了军变,周总理意识到会议可能有变,在途经开罗时,经请示毛主席后,决定临时访问开罗,以观察形势变化,再做打算。

而陈毅部长已先行到达阿尔及利亚,他的到来让混乱的局面稍有平息,也让那些非洲小国看到了希望。

他们纷纷向陈毅提问,征询中国的态度,询问此次会议到底能否按时召开?

陈毅看到各国代表着急的模样,又如此地信任他,马上热血沸腾,胸有成竹地大声说:“会议一定要开,而且要开好!”

外国代表一听放心了,中国都这样说了,肯定没问题,他们开始为参会做起了准备。

后来,这次会议并没有开成,周总理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顿时勃然大怒:“胡闹!简直就是胡闹!”

周总理久经外交场,深深知道说这种话在国际上的影响:如果有人给中国扣上干涉别国内政的帽子,将会直接影响我国以后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幸运的是,这次并没有引起不怀好意者的过多关注,但陈毅部长自知这次犯下了大错,一回到北京就跑去西花厅认错。

“你是中国的外交部部长,代表的是中国,不请示就擅自放炮!谁给你的权力?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

陈毅面对周总理的怒斥,没有了往日的口若悬河,只是一个劲地致歉。

警卫员从来没见过总理发这么大的火,事后说:“总理,您是不是把陈老总批得太重了?”

“他们都是各路诸侯,除了我哪有人敢批评他们?”总理回答道。

也是这次严厉的批评,让陈毅认识到了外交场上一言一行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外交生涯中,时刻以这次错误为前车之鉴,慎言谨行,得到了国际的一致认可。

9月29日,越南战争扩大在即,面对记者的“关于中国是否会引导越南战争升级?”“中国是否和越南联手对抗美国?”等咄咄逼人的问题。

陈毅部长先是痛斥美国将战争强加于我们,又表明我们的底线:“一旦美国出手,必然回击!”

此时的他,完全改变了过去只知冲锋陷阵的蛮力作风,于张弛有度中不乏威严,在外交场上进退自如,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交部长。

“外事工作授权有限。”

这是陈毅部长在外交部的一句名言,他告诫所有外交官要慎言谨行,外交事务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声誉的大事,甚至是关系到世界人民的大事。

“陈毅是个好同志!”毛主席对陈毅部长的评价,简简单单7个字,却胜过万字千言。

陈毅部长胆略过人,有勇有谋,在战争年代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转战南北,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在和平年代,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外交部的14年间,不但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与认可,更是抵挡住了美国与苏联的压力,维护了我国主权的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声望与地位。

中国今日的强大离不开包括陈毅在内的,老一辈革命人的拼杀,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向他们致敬!

-END-

作者:绥萍ZHL

编辑:剩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扬州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