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 19:53:01
电影封神三部曲什么时候上映 https://www.touzitop.com/ysxm/10494.html
张炜
国务院日前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其中,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即由人民银行按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包括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形成的普惠小微贷款)的2%提供资金支持,更好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此举对中小银行构成利好,将增强普惠小微贷款的投放能力。
央行今年初宣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微企业的决策部署,自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其中,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金融机构与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按照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按季操作,鼓励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
央行此举旨在充分发挥好接续转换的市场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法人银行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扩大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积极挖掘新的融资需求,加大对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扩面,助力稳企业保就业,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从各地落实来看,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起到较好的撬动贷款增量效果。例如,一季度,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向山西全省89家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了0.9亿元激励资金,直接撬动90亿元的普惠贷款增量。江苏首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落地,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向9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激励资金8.1亿元,支持增加普惠小微信贷投放809亿元。这些激励资金主要发放给农商行和村镇银行,新增的普惠小微贷款主要用于支持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等各类市场主体,重点满足春耕备耕、粮食收储加工、农机装备购置更新等领域的资金需求。
根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通知》,央行进一步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激励标准由1%提高至2%。这意味着正向激励机制带来的撬动效应更为明显,地方法人银行可以投入更多信贷资源用于小微贷款,加大力度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业内人士表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为激励措施,可以更好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特别是防疫保供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支持普惠小微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用更可持续的方式做好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近期发布《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地方法人银行新增可贷资金要更多用于发放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确保涉农和普惠小微贷款持续稳定增长。从数据上看,监管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贷款支持取得成效,截至2022年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4%,连续36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同比增长41.5%,是2019年末的1.9倍;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24%,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加快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可以助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央行激励资金的比例翻倍,实施降准等货币政策支持,以及银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约束,有望切实加大普惠小微信贷投放。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对地方法人银行的业务指导,引导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确保小微企业能够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另一方面,推动地方法人银行科技赋能与产品创新,创新风险评估方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增强政策普惠性,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